今年我市油菜种植面积约10万亩,受前期冻害影响,生育期差异较大,目前大部分处于抽薹至始花期,生育期接近常年略偏迟。据全市各病虫测报站监测分析,预计今年油菜菌核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油菜蚜虫中等发生。各地需加强监测,做好防治工作。
油菜菌核病:根据当前病情、油菜长势、天气等综合因素分析,预测今年油菜菌核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依据是:(1)目前田间发病较轻,以叶片发病为主。市站3月11日调查,平均株病率1.11%(幅度0-3.33%),略低于常年同期平均的1.23%。海盐3月1日调查,平均株病率1.0%,3月5日未查见。海宁3月6日调查,平均株病率5.32%(0-16.7%),略高于去年同期。嘉善3月11日查,平均叶发病率2.6%(0-8%)。(2)受前期低温冻害和管理粗放影响,油菜长势一般,抗病力较弱,目前逐步进入始花期,生育期接近常年略偏迟。(3)气候条件:据气象部门的未来天气预测,我市3月下旬至4月上旬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量较常年偏多,前期降水强度中等但雨日偏多,出现连阴雨的可能大。
油菜蚜虫:预计中等发生,前期雨水偏多,虫量不高,但地区间、田块间分布较不平衡。市站3月11日调查,平均有蚜株率27.8%(幅度0-66.7%),百株蚜量340.0头(幅度0-1453.3头),较常年同期平均的有蚜株率31.5%和百株蚜量696.6头略偏轻。平湖2月底调查,平均有蚜株率38.3%(16.7-66.7%),百株蚜量950.0头(177.0-2637.0头)。海宁3月6日调查,平均有蚜株率6.67%(幅度0-33.3%),平均百株蚜量14.7头(0-73.3头),低于去年和常年同期。嘉善、海盐近期调查,均未查见。随着气温逐渐升高,蚜虫虫量将上升。
防治意见:油菜菌核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病害的轻重主要取决于油菜花期的降雨量和雨日数,鉴于未来天气的不确定性,建议在做好开沟排水和摘除基部病叶、黄叶、老叶的基础上,在油菜初花期至盛花期适时开展化学防治工作。药剂可选用200克/升氟唑菌酰羟胺50-65毫升/亩或50%腐霉利40-60克/亩或40%菌核净100-150克/亩,蚜虫较多的田块每亩再加25%噻虫嗪4-8克或25克/升溴氰菊酯10-25克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