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阅读辅助
退出关怀版
关怀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深化乡村集成改革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出处:嘉兴三农 发布时间:2024-11-22

嘉兴召开全市社科理论界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座谈会,会上,10位专家、学者等结合自身研究和工作实际,分别聚焦区域协调发展、制度型开放和新质生产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改革与法治的关系、科创金融改革、高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交流。现对他们的发言进行摘编。

2004年3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嘉兴蹲点调研,认为“嘉兴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比较好,完全有条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二十年来,嘉兴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将城乡融合发展打造成为嘉兴一张闪亮的“金名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嘉兴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在破除城乡壁垒、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格局上探索实践、守正创新。2013年以后,嘉兴以国家“多规合一”试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抓手,深化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通过“三五共治”“三改一拆”,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盘活城乡要素资源。2018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以“十百千”示范创建为引领,开展产业提质等六大行动,建设高质量乡村振兴示范地。2021年,以国家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为载体,实施城乡融合发展“1235”行动,高水平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特别是近两年来,嘉兴持续推进“农创嘉乡”“和美嘉乡”“共富嘉乡”建设,部署开展了和美乡村建设、县城承载力提升、农业“双强”、现代“新农人”培育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在全省首创农业经济开发区、农田退水“零直排”等模式,完善四级乡村规划设计体系,创新实施村集体经济“强村十法”“农民共富十法”、困难群众“共富十助”,积极探索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完成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探索权能有效实现形式等八项任务,迭代打造“股份分红+善治积分”等“三治融合”品牌,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全力打造市域高品质城乡融合发展引领区。2023年,嘉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9643元,连续20年居全省首位;90%以上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100万元;所辖五县(市)全部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这为嘉兴进一步深化乡村集成改革,推进“三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嘉兴将以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市和共同富裕典范城市为目标,以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为路径,以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为载体,以深化乡村集成改革为动力,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城乡深度融合,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持续擦亮嘉兴城乡融合发展“金名片”。

一是深化乡村营商环境集成改革。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全面优化乡村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着力打造乡村营商环境最优市。全面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一体推进“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大力开展乡村产业招商,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二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全面推广“小微飞创”小农户链接大市场经营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经营效率。优化强农惠农富农支持政策,深化农业“双强”行动,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大力培育现代“新农人”,健全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就业机制。

三是深化农村“三权”联动改革。有序推进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到期衔接工作,创新建立农业标准地和流转价格形成机制,加强流转土地用途管制和高效率利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推动建立规范高效的“三权”运行机制,多元化开展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的综合利用。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健全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探索开展村集体经济组织终止试点、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认定试点,健全农村产权交易机制,探索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完善集体经济收入分配机制。

四是健全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巩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成果,完善“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因地制宜推行“股份分红+善治积分”“四共四筹”等乡村治理新模式,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健全农村小微权力监督机制,创新应用乡村数智生活馆等智慧载体,纵深推进清廉村居建设,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王谭稳  嘉兴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