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嘉兴持续构建支持青年返乡入乡创新创业多元支持体系,引育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2万多名,他们已成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带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生力军”。
“我们看一下这个大有来头的土,它是拉脱维亚进口的泥炭土,再加上我们的松树皮、珍珠岩、蛭石,所以土特别蓬松……”。
在秀洲区胜丰农场的蓝莓园,农场负责人吴斌告诉记者,与传统种植方式不同,他的蓝莓树不是种在地里,而是种在基质里,并且是盆栽,这样可以保证对蓝莓树的营养供给更多更集中。吴斌还引进水肥一体化、精准滴灌等国外先进技术,采用绿色环保防治病虫害、地面铺设防草布、棚上张挂防鸟网等栽培管理模式,不断提高蓝莓产量和品质。同时,他积极引种培育新品种,如今,农场栽种的4000棵蓝莓树,就有8个不同的品种。
“去年我们引进了一个新的品种叫‘L11’,这个品种长三角也是我们第一家引进的。它的产量比原来的老品种增加了三分之一,并且它的成熟期提前了,所以经济效益在原来的基础上也翻了一番。”吴斌自豪地说。
吴斌是日语专业本科毕业,曾进企业做过翻译。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并鼓励发展“家庭农场”。看准这一机遇,出生嘉兴农村的他,毅然辞职回到家乡,在当年的5月,来到秀洲区油车港镇胜丰村承包土地创办了家庭农场,从事蓝莓种植。作为知识型新农人,吴斌在生产中,探索运用科技手段,严控质量标准;在销售上,通过发展采摘游、社区团购等模式,提高蓝莓价值。
吴斌说,搞农业也要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这两年,国外农业出现了新的方向,有新品种的培育,有新技术的运用,所以我今年也在学习雅思,想要明年去国外学习一两年,然后把一些新的技术带回到我们国内,带动周边更多农户一起发展、一起致富。”
油车港镇胜丰村党委书记助理傅雨萱介绍,吴斌在胜丰村创业,不仅让蓝莓成了村里的致富产业,还吸纳村民打工,提高了他们收入。“‘新农人’理念新、技术新、经营模式新,让农业的发展更加高质量、高效益。我们也是在积极引进新农人、农创客,来促进农村更加高质量地发展。”
当前,嘉兴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变迁,而掌握科技知识、富有创业创新精神的“新农人”,正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助推器”。嘉兴制定出台了“乡村人才振兴16条”、“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等政策,在人才的引进集聚、培养开发、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吸引了大批农业科技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到嘉兴农村工作。截至目前,嘉兴已培育现代“新农人”2.15万人,农创客6957人;建成农业经济开发区7个、各类农创平台43个,有力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2%,在浙江省内处于领先地位;2023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9643元,绝对值居全国地级市之首。
嘉兴市农业农村局政策与改革处处长张剑锋说,“我们注重农业科技人才的引育用留,今年开始又大力实施‘新农人’培育计划。我们要通过农业经济开发区和创业创新孵化园的建设,搭建好平台;通过强化培训指导、全链条的服务,助力这支队伍壮大,推动嘉兴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