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市水稻大部分处于分蘖期,各类病虫害陆续发生,主要有五(3)代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二代二化螟、纹枯病等。据监测分析,预计今年五(3)代稻纵卷叶螟中等偏重发生、部分早播田块大发生,五(3)代稻飞虱中等偏轻发生,二代二化螟局部地区偏重发生,纹枯病中等偏重发生。各地需加强调查监测,切实做好防治工作。
一、当前病虫发生情况:
稻纵卷叶螟:四(2)代无明显迁入峰,但部分早播田块残留虫量较高;各地近期陆续出现五(3)代迁入峰,且田间蛾量持续居高不下,地区间差异较大。田间赶蛾:市站观测圃7月18日初见,早于去年的7月27日,略迟于常年平均的7月14日,近期无明显蛾峰。南湖田间赶蛾7月18日突增,峰日(22日)蛾量1247头/亩。秀洲区王江泾镇、新塍镇分别在7月21、22日出现蛾峰,峰日蛾量分别为589头/亩(64-1897头/亩)、852头/亩(61-1536头/亩)。嘉善7月18-24日隔天赶蛾,平均蛾量分别为378、1000、1217、2875头/亩。平湖蛾量7月18日开始突增,峰日(21日)蛾量3020头/亩(420-9000头/亩)。虫卵量:南湖7月21日调查,平均未孵卵量4.12万/亩(1.5-8万/亩),虫量0.23万/亩(0.1-0.36万/亩)。嘉善7月24日调查,平均未孵卵量3.6万/亩(2.4-4.8万/亩)。平湖7月17-18日测区及林埭调查,平均卵量2.94万/亩(0.6-6.25万/亩)、虫量2.2万/亩(0-4.6万/亩);7月20-21日测区及新埭调查,平均卵量突增至10.5万/亩(2.5-24万/亩),平均虫量上升至3.6万/亩(2.5-5.4万/亩),部分田块初孵幼虫增加。市站7月25日水稻不同播期试验田调查,平均卵量5.99万/亩(2.00-11.33万/亩)、平均虫量5.91万/亩(1.33-10.67万/亩)、平均虫苞率13.09%(6.72-21.11%),以3-4龄为主,虫卵量早播高于迟播田块。预计五(3)代稻纵卷叶螟部分地区田间蛾量仍将继续上升,峰期持续时间较长。
稻飞虱:迁入期接近常年,迁入量偏少,当前田间以灰飞虱和白背飞虱低龄若虫为主,虫量较常年偏少。市站褐飞虱田间长翅型成虫初见期为7月10日,早于去年的7月25日,接近常年平均的7月9日,但近期均未查见;7月27日观测圃调查,总飞虱0.92万/亩,其中灰飞虱0.40万/亩、白背飞虱0.52万/亩,低于去年同期的总飞虱2.83万/亩、灰飞虱1.93万/亩、白背飞虱0.88万/亩、褐飞虱0.02万/亩。南湖褐飞虱成虫田间初见期为7月5日,7月23日调查,总稻飞虱(白背、灰)0.63万/亩(0.23-1.5万/亩),接近去年。秀洲7月24日调查,总飞虱0.69万/亩(0.11-1.12万/亩),以白背飞虱为主,接近去年。嘉善今年灯下褐稻虱始见期为6月29日,田间长翅型成虫未查见;县测区7月24日查,稻飞虱平均虫量6.4万/亩(1-14.5万/亩),接近去年同期的6.51万/亩,低于前年同期的12.02万/亩。平湖今年褐飞虱成虫田间初见期为6月30日,早于常年,但近期田间调查虫量偏低;7月18日调查,平均总飞虱5.0万/亩,以白背飞虱为主,高于去年同期的2.2万/亩。预计我市五(3)代稻飞虱总体中等偏轻发生,但单季晚稻生育期长,有利于主害代前虫源基数的积累,褐飞虱后期仍有加重风险。
二化螟:近年来二化螟在我市回升快,今年一代二化螟在部分早稻及早播单季晚稻上大发生,残留基数较大,田间二化螟发育进度差异大。市站早稻二化螟试验田稳定期调查,未防治区平均为害株率37.65%,防治2次为害株率大部分可控制在3%以下。平湖6月底调查,枯鞘(心)株率达8.14%(0.35%-21.85%);7月18日调查,枯鞘(心)率为1.71%(0-3.41%),平均残留虫量604头/亩(0-1155头/亩)。7月12日曹桥早稻一代二化螟化蛹进度调查,化蛹率44%,单晚田7月18日调查以五龄虫为主。市站7月26日在濮院试验田调查,化蛹率29.2%。根据化蛹进度调查,预计二代二化螟卵孵高峰在7月底至8月初,地区间有一定差异。
纹枯病:为常发性病害,历年发病均较重。当前杂交稻、部分早播常规稻陆续开始发病,地区间、田块间差异较大。秀洲田间7月9日初见,7月21日大田普查,平均病丛率0.39%,平均病株率0.63%,低于去年同期。嘉善7月24日测区调查,纹枯病平均丛发病率7.8%(0-45%),株发病率5.4%(0-20%),高于去年同期丛发病率1.3%、株发病率1.4%。桐乡市近期调查,观测区纹枯病平均病丛率2%、病株率3%。平湖单晚纹枯病株初见为7月8日,早于去年的7月18日,测区定点暂未见纹枯病病株,但个别田块纹枯病发生已较重。海盐7月20日定点调查,纹枯病暂未发现。目前我市水稻大部分处于分蘖末期,田间植株开始郁闭、封行,预计病情将进入快速上升期,发生程度达中等偏重。
二、防治意见:
防治对象:以防治稻纵卷叶螟、纹枯病为主,兼治二化螟,策略性兼治稻飞虱。
防治时间:早播田块7月28-30日,迟播田块7月31日-8月2日。
防治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建议用阿维·氯苯酰、甲维•茚虫威、多杀·茚虫威、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二化螟重发地区建议用喹硫磷(或阿维菌素)+乙基多杀菌素(或乙多·甲氧虫或四唑虫酰胺等);防治纹枯病药剂建议使用肟菌·戊唑醇、苯甲·嘧菌酯、噻呋酰胺等;防治稻飞虱建议用烯啶·吡蚜酮、吡蚜·呋虫胺、三氟苯嘧啶等。
注意事项:
1、施药时间应尽量避开中午及午后高温时间段;含阿维菌素类药剂禁止在蚕桑地区使用。
2、农药使用后,应及时将包装废弃物送交各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