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消毒(拌种)处理是一项省工、省时、安全、高效的水稻病虫防治技术措施,能有效预防水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害及灰飞虱、蓟马的发生传播,需扎实做好种子处理工作。
1、干谷浸种(包衣)消毒处理:
根据近年来试验、示范及大田生产情况,浸种或拌种包衣技术可选用以下几种配方:
(1)32%戊唑·乙蒜素微乳剂500~600倍浸种;
(2)25%咪鲜胺乳油1500倍+0.3%四霉素水剂500倍浸种;
(3)25%咪鲜胺乳油或水乳剂1500倍+25%氰烯菌酯悬浮剂2000倍浸种;
(4)24.1%肟菌·异噻胺种子处理悬浮剂15~25毫升/千克种子拌种包衣或800倍浸种。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任选一种。
2、芽谷播种前拌种:
芽谷播种前均匀拌入丁硫克百威,既对稻蓟马和灰飞虱等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又可驱避麻雀。具体方法为:催芽后播种前,每千克种子拌35%丁硫克百威4~6克加10%吡虫啉4~6克,拌匀后闷半小时再播种。
3、注意事项:
(1)浸种用水量、用药量要精确,先配制好药液,搅匀后再倒入干种子,药液量与用种量为1∶1;
(2)药剂浸种时间不少于48小时,采用干谷拌种包衣的,隔1~2天再用清水浸种催芽;
(3)浸种容器放在室内,避免雨淋日晒;
(4)农药使用后,应及时将包装废弃物送交各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