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小麦即将进入拔节孕穗期、油菜即将进入抽薹期,是病虫草防治的主要时期。当前又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市农业农村局提醒广大农户,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切实做好春花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
一、做好自我保护,防止疫情蔓延。
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田间操作时应避免人员聚集,分区包片下田作业,全程佩戴口罩。种植面积较大的主体或大户改变传统施药方式,推广无人机施药,减少操作人员。田间作业结束后及时更换衣服,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水状态下洗手。
二、加强田间管理,做好农业防治。
及时清理沟渠,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温度,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合理施肥促壮苗,增加植株抗病、抗逆能力。适时摘除油菜基部的病叶、老叶、黄叶,改善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主茎部受病菌再侵染机率。
三、科学用药防治,控制病虫草害。
1、除草技术
小麦田:在小麦拔节前进行防除,可用50%异丙隆粉剂125~150 克/亩(气温在5℃以上使用),或6.9%精恶唑禾草灵乳油50毫升/亩,或15%炔草酯20克/亩。除草时间宜早不宜迟,禁止在小麦拔节后和孕穗期使用,避免药害产生。
油菜田:根据草情不同选择不同的药剂配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合发生的田块,可用30%草除·精喹乳油70~90毫升/亩;以禾本科杂草(看麦娘、菵草)为主的田块,可单用5%精禾草克乳油50毫升/亩或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20毫升/亩;以阔叶草(繁缕等)为主的田块,可单用50%草除灵30毫升/亩。
2、病虫害防治技术
小麦:以小麦赤霉病为重点,兼治小麦锈病、白粉病、蚜虫等。在小麦始花期(见花打药)全面药剂预防1次,药后10天内如遇连阴雨天气需抢晴作第2次防治,防治小麦赤霉病兼治锈病、白粉的药剂可选用40%丙硫·戊唑醇40毫升/亩,或20%氟唑菌酰羟胺60毫升/亩,或48%氰烯·戊唑醇60毫升/亩,或45%戊唑·咪鲜胺50 毫升/亩,或40%咪鲜胺铜盐·氟环唑 60毫升/亩等;防治蚜虫可选用10%吡虫啉30克/亩。

小麦赤霉病 小麦锈病

小麦白粉病 小麦蚜虫
油菜:以油菜菌核病为重点,兼治油菜蚜虫、霜霉病等。防治时间为油菜始花至盛花期,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100克/亩,或30%戊唑·福美双60~90克/亩,或50%腐霉利40~60克/亩,防治蚜虫可选用10%吡虫啉30克/亩。

油菜菌核病茎秆发病 油菜菌核病叶片发病